寒绯樱
又名:(中名):钟花樱,福建山樱花,山樱花,山樱桃;日名:绯寒樱,元日樱,萨摩绯樱
学名:Prunus campanulata
形态特征:
落叶乔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0米,树皮紫褐色多少带黑色。皮孔少,横向。嫩芽绿色,花后开放。成叶长4—12厘米,宽2—5厘米,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或有骤收缩成尾尖,先端锐尖形,基部心形至圆形。叶缘细浅锯齿重锯齿。侧脉8—12对,表面浓黄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主脉叶柄多数带红紫色。叶柄长0.8—1.3厘米,叶柄上端1—2个红紫色蜜腺。托叶黄绿色,脱落前变红色,多分叉成鹿角状。伞形状花序3花。鳞片里面有娟毛,外面上半部有毛。苞片长2—3毫米。花柄长约5毫米,小花柄长1厘米。花钟形下垂。萼筒长约9毫米,长钟形浓红紫色。萼片长约4毫米,卵状三角形,全缘。花瓣5个,长约1厘米,卵状椭圆形,先端凹,花大多浓红紫色,也有淡红紫色至白色。雄蕊的花丝白色,有紫红色变异。果熟红色至暗红紫色,长约1厘米,果核先端尖,表面微有浅棱纹。
花期:三月中下旬(长江下游)。
本种为中国原产的原生种,花色艳丽,开花早,花序下垂,南方热带亚热带湿热适应性强,是许多早花品种、红花品种、耐热品种的重要亲本。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。适应地区冬季最低月平均-4—0℃。该种花谢时不同于其他樱花的花瓣脱落,其花瓣连同花萼雄蕊一并脱落,比较特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