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:Prunus verecunda cv. Antiqua
由来:
奈良京都栽培的樱花,平安中期的歌人伊势大辅的歌曲里见到。1922年三好学根据江户时代的古书记载发表。三好学认为是独立种,小花柄、萼筒多毛。现在考证可能为霞樱的重瓣品种。
形态特征:
落叶乔木。嫩芽绿褐色带红紫色。成叶长5—9厘米,宽2.5—5厘米,长椭圆形倒卵状,先端尾状锐尖形,基部圆形至心形。叶缘有重锯齿,先端锐尖形。叶表面暗黄绿色有光泽,无毛。背面黄绿色带白色,脉上有毛。叶柄有直立毛,上端近叶基部有浓红紫色的蜜腺。伞房花序2—4花。鳞片红紫色。苞片绿色基部红紫色。花柄小花柄有白色的直立毛。萼筒长钟形,外面有毛。萼片两面无毛,全缘有缘毛。花瓣30—36个,椭圆形先端深2裂,淡红色。雄蕊32—45个。雌蕊2个,有时1—3个,比雄蕊长。果实黑熟,苦味和酸味。
花期:4月上中旬(长江中下游),4月下旬(日本东京)